超市卡等預付卡也要實名制 黃牛代購生意開張
來源:
發布時間:2011/12/5
瀏覽次數:0
第三方支付牌照為不少預付卡企業套上了金箍,讓不少多用途卡變成了單用途卡。而如今,購卡環節也有了限制。日前,商務部《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(征求意見稿)》(以下簡稱“意見稿”),對單用途卡的購置進行了一定的條件規定。
實名制只是后臺登記信息
今年5月,商務部曾發布了《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》,規定了購買記名商業預付卡和一次性購買1萬元(含)以上不記名商業預付卡的單位或個人,由發卡人進行實名登記等條例。
而商務部此次發布的《意見稿》中,明確規定了單用途預付卡也要實名登記。記者在《意見稿》中看到,對購買(充值)記名卡和一次性購買(充值)1萬元(含)以上不記名卡的單位或個人,發卡企業應進行實名登記。對個人購卡(充值)的,發卡企業應核對購卡人有效身份證件,并留存購卡(充值)人姓名、有效身份證件號碼及聯系方式等。
記者聯系了多家發卡商,均表示現在購買一定額度的卡,需要實名登記。“個人購買1萬以上的預付費卡,我們會在后臺留下購買者的身份證號碼、聯系方式等信息。”某發卡商客服人員告訴記者。
此前有消息稱,將在預付卡的卡面上印上持卡人的姓名,像銀行卡一樣。不過,記者并沒有在《意見稿》中發現此類規定。“現在普通的預付卡上還不會印有持卡人的名字。”某發卡商負責人向記者透露。
黃牛發現“商機”
對于購買單用途卡也要實名登記,不少商家表示現在的卡銷量因此有所下降。“很多購卡人對實名制并不了解,尤其是個人購卡時對要登記個人信息還表示出了疑問,覺得會泄露隱私。”某發卡商負責人告訴記者,現在大約流失了一成客戶。
面對銷量下滑的現狀,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,預付卡對于商家歸集預收款有不小作用,所以發卡人或者買家也會有自己的對策。最簡單的就是不要一次性購買1萬元的預付卡,而是分批購買,就可規避實名制。
除了這種手段,一項代購預付卡的業務應運而生,現在市場上的黃牛不僅回收預付卡,還可以代購大金額的卡。“現在購大金額的卡都要實名登記,但有的用戶因為各種原因不想登記,如果我去替他們購卡,登記的是我的信息,和實際購卡人不會產生關系。”一位在業界頗有“業績”的黃牛向記者透露,用戶只要交一點代購費即可,如果代購金額大的話,代購費還可以免掉,而且還可以向購卡方提供發票。
對于代購,記者在采訪中發現,不少發卡商表示可以接受。“我們只負責登記來購卡人的信息,對于這張卡到底給誰用,我們無法限制。”某發卡商工作人員表示。
業內人士表示,代購雖然可以規避實名制,但對單位用戶來說有一定風險。“很多公司都會有審計機構進行審計,實際購卡公司的這種代購行為很容易被揭穿,從而面臨處罰。”